韩国人申请饺子外形专利获批
韩国人申请饺子外形专利获批,中餐馆或面临侵权风险
近日,一起关于饺子外形专利的争议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显示,韩国人金恩秀(Kim Eun Soo)于2023年2月24日申请的饺子外形专利,竟在2025年4月8日获得批准,该专利有效期长达15年。
这一专利的获批意味着,未来美国的中餐馆若售卖成品饺子,或中国食品企业在美国销售速冻饺子,都可能面临侵权风险,韩国专利人有权对此提起索赔诉讼。此消息一出,立即在中国网友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和担忧。
深入探究此事,不难发现其背后隐藏着韩国VANK组织的精密布局。该组织通过一系列手段,如篡改维基百科词条、向全球博物馆发送抗议邮件、在社交媒体上伪造“韩饺历史”话题等,试图为饺子披上“韩国文化”的外衣。这些行为不仅荒谬可笑,更暴露出了其在文化掠夺上的野心和卑劣手段。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记者潜入VANK组织内部培训群发现,新成员入会需完成包括篡改词条、发送抗议邮件等在内的14项“洗脑任务”。这些任务无疑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成员对所谓“韩饺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其文化掠夺行为提供支持和动力。
此次饺子外形专利的获批,无疑给中国食品企业和中餐馆在美国的经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这起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要加强文化自信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坚决捍卫我们的文化权益和民族尊严。同时,相关部门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